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中科院微电子所叶甜春所长:感知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xchips | 2010-05-31 11:09:13    阅读:1726   发布文章

中科院微电子所叶甜春所长:感知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谢谢大家!今天我的身份,有点改变,我现在正兼任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主任。今天我给大家讲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现在看来,2009年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泥潭,世界各国都在抢新的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说的话,物联网现在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
  
  物联网的概念涵盖得很广。从我们国家讲,可以看到早在金融危机之前,在“十一五”的时候,06年全国科技大会胡主席提出,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的机遇,提高我们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当时提出来大家都觉得很突然。温总理针对物联网发展连续四次提出明确指示,有一句话,“我们要早点突破技术瓶颈,避免我们的产业发展滞后”。这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当时在提。
  
  温总理讲了以后,现在全国物联网热得不得了。物联网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声音最大的认为是无线互联网的运营商、网络处理等等。物联网的定义,ITU提出了一个定义,就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到任何人、任何物品。物联网的发展时间也是非常长的。
  
  现在物联网的概念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的定义。由于我们的计机技术开始发展,网络通讯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原来意义深的传感网都是非常有限的感知,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信息触角伸出去。我们科学院在99年把无线传感网作为一个发展方向,那时候就在提物联网的概念。
  
  回过头我们看,到目前为止,大家对物联网的概念有所深化。我从科学院的观点讲讲对物联网的理解。关键还是信息化,物联网就是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提升。带着传感的标识器的智能感知信息网络系统,通过传感、识别器和网络将管理对象连接起来,实现信息感知、识别。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信息社会?就提到了从材料器件、系统软硬件、传输、处理形成一个有机的过程,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从信息化来说,物联网时代将带来全球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也就意味这信息产业将会为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发展机遇。
  
  物联网时代可能带来的改变。这是一个宏观的描述。我们的信息化开始向深入推进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也能推动各个产业的高效快速发展。甚至很有可能政府的治理方式也会改变。现在的物联网还是基于现有阶段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一个单位要做一个管理的网络的时候,是很小,但无数个连接起来的时候规模非常大,那个时候未来10到20年,我们传输的技术、传感的技术可能会促生出新的技术。
  
  从物联网的特点讲,就三个。一个,学科综合性强,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了半导体、网络、光机电各个方面。最近我们不断的跟领导解释,什么是物联网,跟互联网有什么不同。物联网涵盖了所有传感网站,第二,产业链条长。涉及的行业有传感器产业、芯片业、设备制造业、传播业等。行业生态分布,从物联网的发展讲,感知、传输到应用,它涉及到传感器、光纤,甚至包括一些定位。第三,渗透范围广。本身它是一个应用的技术。生产方式、服务业、基础设施都将被覆盖。
  
  从基本的挑战讲,物联网首先是网络安全。原来说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到了物联网,通过网络可能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攻击,信息安全和危机处置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第二,对计算机病毒的控制。大家看过《终结者》,故事的本质就是病毒爆发人类不能控制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爆发病毒我们也没有办法,只有把电源拔了,损害的是我们的利益。这个技术做不好,未来对我们的安全威胁是非常大的。第三,个人权益保护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健全问题。如果物联网越来越多的时候,谁有权利管理这个事情?说到底,这个东西涉及到伦理道德的问题。
  
  对中国来讲,物联网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从技术体系讲,我们有信息获取、识别、传输、处理。我们现在最强的是网络传输,尤其是跟3G的对接。目前最薄弱的,是传感器。面向物联网,未来它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加芯片,而是智能集成的传感器。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到下一个链条,信息处理的时候,我们现有的处理技术尽管有,但没有针对物联网、传感网需要的相关的技术、处理方式。我们的软件发展,还远远不够。
  
  目前我们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一,物联网概念不统一,需要定义和规范。经信委、工信部、科技部要给出一个全面的定义。第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尚不明确,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第三,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需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产业标准化。第四,产业连的健全和整合,需要培育龙头企业。现在物联网从美国做起来,他集成了所有的资源,我们缺乏这样的集成。第五,商业模式不明确,有待积极探索。一个具体的技术做下去,商业模式需要我们做一些探讨。比如我们的法律法规。
  
  最后我介绍一下科学院的相关情况。
  
  科学院99年将无传感网及其他网列入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01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微系统中心,我们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与芯片、信息网络与传输技术等相应的核心技术,也有我们的产品研制,目前有些已经投产。我们在灾害监测、奥运会、公共安全、边防监控等方面都已经有应用。公共安全方面,包括浦东机场,轨道交通检测等等。还有生态环境的监测,我们对大气进行监测。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正在筹备,已经建立了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提出了三个中心的概念,目标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大发展的核心技术引擎。现在我们有将近10个研究所。包括医疗电子、工业自动化、智能农业等,目标就是直接推动产业的发展。核心的技术还是在我们研究所里去做。同时我们有几个公共平台,包括电子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传感器制造与集成电路平台、系统封装服务平台。
  
  我做一个小结。现在物联网非常热,前两天有报导说《无锡、上海、嘉兴、南京大战物联网》,在长三角形成了一次热潮。但热归热,物联网的概念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统一。其本质是信息化向新的阶段迈进,物联网发展将直接推动信息产业的增长,推动各应用行业的结构调整。物联网发展将拉动集成电路市场需求的增长,也将推动芯片与传感器、芯片与系统的融合,催生新的解决方案,SOC、SIP的内涵将会进一步的拓展。对集成电路企业来说,抓住物联网发展机遇,向各应用行业拓展,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谢谢大家!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